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正形成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潮”。截至2016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人员回国,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增幅达58.48%。 对于这样一个民族史上罕见的人才回流潮,有人说,这是一个国家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磁场效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目标,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千人计划”“人才签证”“留学生创业”……不拘一格招才引智,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在“大磁场”的强大引力下纷纷归国。 而在这样汹涌的人才归国潮中,杭州占据了潮头。像谭芬来博士一样相中杭州的创业环境、生活环境的海归人才,正越来越多。 根据国内一家招聘机构大数据显示,2016年杭州人才净流入位居全国第一,今年第一季度也是如此。截至今年10月底,杭州的人才总量已达221万人,累计引进海外留学人才2.5万人。 在杭的海归人才中,90%以上集中在信息软件、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等高端技术领域创新创业。 在杭州,光是专为留学人员创业开辟的园区就有10多个。 滨江海创基地,已经有200多家海归创业项目。而截至10月底,城西的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已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570多名,其中包括118位“国千”、145位“省千”。 高层次人才钟情杭州,杭州也愿意像扶持贝达一样为他们的事业“推波助澜”。 2015年,杭州出台了“人才新政27条”;2016年,又出台了人才“若干意见22条”,条条都是给人才的福利。 以入围浙江省“千人计划”的人才为例,他们将享受的待遇就有很多。浙江省政府给予一次性50万-100万元的科学技术人才奖励;杭州市级层面还将提供50万-80万元的配套资助;杭州市各区级层面也将提供不同金额的奖励,比如滨江区的入选人才,可以拿到省市区三级共280万元的奖励。 为了吸引海外人才,杭州每年还会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为他们提供创业平台。 比如刚刚结束的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吸引了来自27个国家、地区的3000多名海内外人士,开幕首日就签下206个项目,签约金额达29.3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