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动态

加强内涵建设 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12 供稿部门:中国社会科学网-高校要闻 浏览量:

高校高质量发展是做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应整合与优化各种资源要素,既要抓重点也应注重整体,形成适应和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版推出三篇文章分别从学生组织、校友工作和产教融合角度出发,探讨上述要素在高校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和实现路径。发挥学生组织在高校治理中的作用裴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教育强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支撑和前提条件。当前,治理主体开始趋向多元化,在以学术委员会、教代会、理事会等为支撑的现代化大学治理体系中,学生组织是民主管理结构的重要一环,其参与高校各领域治理的广度与深度也往往是民主管理的晴雨表。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学生组织的治理优势也逐渐凸显。学生组织是社会实践、文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主体,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年学子应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准青春航向,科学运用学生组织平台行使参与高校治理的权利,把握“教育善治”的内在要求。构建“以生为本”的模式学生组织广义上属于非营利性群众组织,包括学生会、自律中心、志愿者协会等校园社团。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组织是职能部门的辅助者,学生组织实际参与治理的领域也正不断拓展,但仍存在实践路径局限、治理能力欠缺、发挥作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高校职能部门管理者的理念是影响学生组织能否有效参与治理的重要因素。经费、设备、场地及对外联络等由职能部门负责,这种管理体制、管理结构及管理习惯使部分高校管理者始终以监管者的姿态对待学生组织,对学生、学生组织的能力不够认同,认为他们“考虑问题不成熟”“眼光不长远”等,不适合参与高校治理。长此以往,学生组织甚至专业教师在高校治理中并没有充分发言权,极易滋生高校管理专制化、官僚化等现象。推进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高校管理者应主动从传统固化思维中走出来,给予高校学生组织一定的管理权。一方面,由过去的“下达指令”“分配任务”转换为建立学生组织参与高校治理的模式,完善育人方式改革的推进机制,并同时担负起纠正和监察职责。另一方面,转变行政职能,构建高校网格化治理体系,鼓励政治觉悟高、理论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学生参与高校治理,发挥好学生组织在高校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使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多元主体在合理框架内有序参与进来,进一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改革道路,为实现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新期待、新要求提供支撑。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高校治理,引导学生组织对高校发展规划、教学改革决策及权益保护等建言献策,支持其通过信息公开渠道监督高校党政机关行使职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角度启发学生组织对高校治理的认识,从管理者、以教授为核心的教师队伍、以学生利益为代表的学生组织等多方精准了解治理情况,探讨科学治理途径;认识到学生组织参与高校治理的过程本身也是管理实践的过程,这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了人才培养结构,又促进了高等教育治理方式的转型,更加凸显了“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推动新时代高校治理协商民主发挥成效。拓宽学生组织参与治理的路径在高校治理过程中,由于“师道尊严”传统意识的存在,学生权利一定程度上被弱化甚至忽视。学生组织自身力量薄弱,正常运转的资源依附于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研究生部及校团委等职能部门,投入也有一定的限制,院系级学生组织可获得的关注和支持更加稀少,资源整体分配失衡,这间接影响了学生组织发展和“传帮带”作用的发挥。部分学生组织的工作往往聚焦在娱乐上,学生组织属性易出现结构性失衡。探索学生组织有效参与高校治理的新模式,构建目标明确、边界清晰的保障体系,擦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本色,是高校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高校需要为学生组织积极参与治理做好基础条件、环境准备和引导机制。在教学课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过程中融入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理念,认可并重视学生组织的关键性作用。科学把握引导机制,精准施策,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法律类社团可以协助修订完善校园规章制度、计算机类社团可以协助校园信息中心网络化构建及智慧校园建设等。建立合适的引导机制,同时运用经费扶持、综合考核、研究指导等配套政策规范组织运行,并定期进行校内外专家评估,为配置资源、完善政策和治理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注重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组织的能力和自身素质,在完善治理体系的同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和自主意识,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高校治理体系。加强学生组织的培训机制。建立浓厚的“以生为本”高校环境,贴近学生心理和生活,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壮大学生组织队伍,保证学生组织在高校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并将其作为检验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平台;引导学生组织科学运用在校园事务中的参与权,提升高校现代化治理能力,扩大其参与领域,从娱乐型、艺术型、运动型为主向学习型、公益型、服务型的组织转变。建设高校信息化治理平台健康的学生组织需要高校党政机关“保驾护航”。在依法治校背景下,学生组织缺乏参与制定高校相关制度、章程的积极性,如何参与高校治理、参与治理的领域及深度也很难全面把握。此外,学生组织参与高校治理的引导约束机制较少,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中同属性学生组织较多,学生组织普遍缺乏活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的高校治理模式,健全高校治理规章制度,完善学代会和团代会制度,并对各主体决策的实施和落地进行综合评价。完善学生组织权力监督制度,对学生组织参与高校治理的内容、层次、路径作出说明,提出制度依据,保证各项权力效用的发挥;创新学生组织管理形式,完善治理结构,做好权力配置和制衡机制,融入团委、学生会、社团中,使高校管理人员、学生组织和教师的权力相互制衡,让高校在决策过程中能兼顾更全面、施策更精准。构建信息化治理平台与常态化对话协商机制。一方面,运用互联网、自媒体等信息化手段,实时发布学生组织参与高校治理的重要信息,保证参与手段多样、管理过程透明、决策结果满意。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学生组织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借助新媒体平台参与高校治理,充分提升了高校治理效能。另一方面,从法律法规、校园规章制度层面明确高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组织的参与权利,既有倡导又有原则,使参与权不空置,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治理体系。总之,学生组织参与高校治理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既有利于缓解管理人员的现实工作压力,也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及诉求的合理表达。高校须紧跟党和国家的要求,加快形成“以生为本”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不断优化学生组织的工作方法,推动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改革目标。(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新时代工科高校‘青马工程’实践路径研究”(2021SJB0597)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常州大学)产教融合不断释放高校科教资源优势华德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为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不断优化的经济结构等,才能不断提升生产效率,推动经济效益的增长。从根本上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从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向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管理模式优化和劳动者素质不断提升的内涵型发展模式。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不断释放高校科教资源的优势,推动产教融合,有助于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第一,构建“产业—学科—创新”三角循环模式。释放高校科教资源应运用好“学科”平台,以学科为核心,形成围绕产业链打造学科链、根据学科链布局创新链、创新链反哺产业链的“产业—学科—创新”三角循环模式,最终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构建三角循环模式,须紧密跟踪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总结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向,并通过改进专业课程内容、优化专业结构和完善专业培养方向,形成特色鲜明、实用性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群,实现产业、学科、创新三者协调发展。以常州大学为例,学校格外重视学科发展与区域发展的融合。近年来,在专业设置上,通过精准对接常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需求,增设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成立泰然影视学院,创办影视相关专业,推动西太湖地区影视业发展;与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建常州现代服务业研究院,促进常州服务业转型升级;成立苏南现代化研究院,主动适应苏南现代化示范区重点城市的建设需要;注重学科交叉,成立先进碳材料研究院,组建石墨烯相关研究的创新团队,助力常州石墨烯产业发展;与常州市人社局、团委、科教城共建常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与常州科教城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联动形成以研发为特色的孵化基地,都有力助推了常州市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可以说,运用专业对接产业、通过学科建设实现高校科教资源的转化,并把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具体行业、社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明确了高校办学特色,增强了学校的综合实力。第二,形成“科技—人才—成果”良性互动格局。创新驱动的实质就是人才驱动。建立“科技—人才—成果”良性互动格局,构建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优化发展战略,把人才作为创新之本、转型之要,加强产学研结合,把科教资源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以人才为中心,形成人才与科技创新、人才与成果转化之间的双向互动。一是在科技成果转化中,需把创新型人才放在首位。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进行大量的二次研发,从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都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劳动。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成果的转化实际上是人力资源的转化。在校企合作的实际工作中,企业人才熟悉具体技术,并能够吸收、消化和发展新成果,这对科技成果的转化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二是高校应将科研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培养应用型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能力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将高校科教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并通过人力资源带动社会科技创新和发展,是释放高校科教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三是加强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校企人才培养不应仅局限于学生生产实践或“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而要让学生参与科研,尤其是参与横向课题的研究,使学生不仅掌握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还能掌握科技开发、创新、转化的方法。在横向课题完成后,参与课题的学生就可以去急需该项科技成果的企业工作,这大大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使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形成相互促进的机制。第三,打造“教研—育人—双创”多层次合作平台。引入多主体知识、技术、管理与资本要素,实现多方协同育人、释放科教资源。以需求为导向,针对产业特性、人才培养、创新研发、资源优化等方面,构建契合区域产业发展的教学科研平台、协同育人的公共实践平台、创新创业的研发孵化平台,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和企业双方优势,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其一,打造契合地方产业发展的教学科研平台。新形势下高等教育需紧跟市场和产业发展步伐,打造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配套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块、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应在教学科研中融入行业技术需求,组建教学科研平台,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研究;建立与地方产业发展导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专业,实现学校学科群、专业链与地方产业集群、产业链的对接,服务地方发展战略。其二,打造协同育人的公共实践平台。政校企共同建设公共实践平台,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发展,紧贴企业生产过程、管理规范与高校学生实习实践的需求,兼顾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相互协调,由企业负责平台的运行与管理。平台除承担学校实践教学、学生实习实训和师资培养等公益性安排外,也可面向社会提供岗位技能培训、技术交流等延伸性服务。其三,共建创新创业的研发孵化平台。深度释放科教资源须在服务区域创新体系上发挥新作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共建创新创业研发孵化平台成为产教融合的新态势。研发孵化平台要精准定位功能和服务目标,对接重点产业,避开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整合升级现有的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园等资源,吸引金融、创投、风投、服务等社会机构参与建设,打造具有地方高等教育和产业特色的创新创业研发孵化平台。此外,设立专项课题,鼓励在校师生和企业科研工作人员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充分利用平台开展科技创新、创业孵化以及技术转移等工作,满足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推进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科研成果同产业发展无缝对接,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在继续深入进行产教融合研究的基础上,更有力、有为、有效地释放科教资源优势,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活力和竞争力。(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技术转移路径研究”(ZXY19020003)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常州大学)推动校友工作高质量发展朱竹青毕业生发展状况是高校办学质量的体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随着“十四五”新征程的开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举措不断推陈出新,校友工作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高校高质量办学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比重的不断增加,使高校校友工作既迎来新机遇,又面临着新的现实挑战。首先,发展高校校友资源,促进高校高质量发展。校友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延伸。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些高校认为,学生完成在校学习任务,毕业后就与学校无关,校友工作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时期,例如“校庆”期间才开展,这是对校友工作的片面理解。高校应当为校友持续提供人文关怀,帮助校友解决困难,促进其发展,这也是大学需要肩负终身教育职责的突出表现,更是帮助校友建立终身学习理念的重要途径。校友成为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社会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之一,便是毕业生校友是否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艾瑞深研究院院长赵德国认为,一所大学能否培养出国家和社会公认的各领域杰出校友和优秀校友,不仅反映中国大学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质量,更体现出一所大学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就将“毕业生质量”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例如,采集近五年毕业生的信息,通过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追踪调查,从而对高校办学质量作出客观评价。校友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潜在优质资源、是不可或缺的宝贵智力资源。校友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身处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他们时刻关注着母校发展并以母校的繁荣昌盛倍感自豪。优秀杰出的校友是较为突出的显性资源,大多数在平凡岗位的普通校友是潜在资源。高校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校友,让杰出校友发挥优势,让普通校友得到关注,让困难校友得到关怀。其次,校友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与新科技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拓展高校办学空间、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思路等,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最为紧迫的任务。校友工作作为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深入推进中也面临机遇与挑战。整合与完善校友信息是开展校友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大数据的运用使校友工作更加精准、快速。在以往推进校友工作的实践中,由于校友信息不完整,使校友工作出现资源分散、信息缺失、更新缓慢等问题,毕业生校友也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母校发展的动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数据资源的搜集、匹配与引用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新技术背景下,校友信息不断地趋向完整。一方面,高校既能精准地了解校友在地域、行业分布的静态信息,也能及时跟踪校友发展的动态信息,这为高校继续服务校友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在学校和校友之间呈现的分布状态越来越对称,使校友既可以了解母校的发展动态,也能经由校友信息圈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各类信息。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新时代校友工作面临更大挑战。一是开展校友工作的路径与方法受到挑战。一般而言,校友工作往往是借助校友返校、校友论坛、校友讲座等线下方式开展,也恰恰是在面对面交流过程中,不断加深了校友对母校的感情,也推动了信息在高校与校友、校友之间的对称分布。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校友工作成为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之一。二是高校高质量发展与校友供需耦合受到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需要高质量发展,校友工作也需要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以往开展交流的互动方式已不再能承载高校对校友工作的期待。鲜明的办学特色、高度的社会认同,是当前高校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如何将优秀校友资源融入高校办学,成为开展校友工作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如何通过组织校友活动,将高校与校友、校友之间的不同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形成资源集聚效应,成为校友工作可持续开展的动力。最后,探索校友工作的新路径。新时代,在高校校友资源整合过程中,需要立足于社会环境背景和高校实际情况,打破传统桎梏,创新工作机制,探索技术路径,提高服务质量,才能真正实现高校与校友互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一是探索数据治理,整合信息资源。当前校友工作机制应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不断完善校友数据库建设,使信息库中的信息有条不紊且储量丰富。具言之,以教职工、校友工作人员、校友骨干、在校生四支队伍为抓手,构建“四位一体”校友工作机制,高效完成校友信息资源整合。高校教职工团队掌握的校友信息是较为全面的,在建设校友数据库的初期阶段,其作用是不可取代的。校友工作人员提供咨询服务,联络沟通、组织协调校友,并不断深入挖掘与完善校友信息。校友骨干队伍有成熟的朋友圈,为校友数据库提供优质信息,拓展了校友信息的深度和广度。在校生队伍可通过对校友的了解,补足校友信息,完成数据信息的登记与整理。二是结合办学特色,促进共赢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呈社会化、国际化趋势,高校发展离不开广大校友的支持,因此,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发展应将校友工作与学科专业特色结合起来。建立与创新校友工作机制,助力校友与学校沟通渠道建设,发挥其纽带和桥梁作用;充分了解校友的工作动态与生活情况,搭建成熟的信息交流平台;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特色,在学生就业、校企合作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之余,向校友所在企业输送优质毕业人才,从而实现校友、学校、社会共同发展。三是完善双向沟通,增进情感互信。有效推进校友工作,加强学校与校友之间的双向互动,密切学校与校友的关系,使校友对学校保持归属感,形成强烈的认同感。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增强学校与校友线上线下互动联系。例如,主动拓宽信息渠道,为校友传递学校发展现状及各类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提升校友对学校的关注。学校应主动邀请行业内较为突出的校友返校开展演讲论坛活动,通过分享校友的实际情况和亲身经历,激发在校生的学习热情,树立起良好榜样,培育在校生的“校友”意识。另外,扩大校友交流覆盖面,逐步拓展校友沟通时间和空间,坚持将“服务校友”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校友形成良好的感情积累。校友是学校递向社会的明信片,校友的发展直接反映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声誉。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需注重完善校友工作机制,将关注、服务、发展校友落到实处,从而实现学校与校友发展共进共赢的良好局面。(作者单位:常州大学)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主页建议意见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