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科技部等12部门发文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5月17日,科技部官网公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成为世界科学前沿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全球创新要素汇聚地。《方案》围绕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建设、全球主要创新高地建设等,确立了具体目标,明确了建强建优战略科技力量,深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深化开放交流合作等22项重点任务。《方案》指出,建强建优战略科技力量,有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撑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化开放交流合作,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方案》还强调,统筹推进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结构,推动科技评价制度改革。与此同时,实行公开竞争、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新型项目组织形式,探索对非共识项目进行支持;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等改革试点,着力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科技成果转化堵点。(摘编自《科技日报》)02首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在京启动。“首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日前在北京正式启动。作为目前国内最高规格的创新创业赛事,大赛采用“政府引导、公益支持、市场运作”的模式,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创新创业水平,紧密加强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同时,大赛统筹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集聚社会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搭建服务平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大赛分为初创企业组、成长企业组和创业团队组,将历时6个月,分别在北京、上海、宁波、深圳和成都五个城市进行分赛区比赛,并于年底在北京举行全国总决赛。大赛特邀创业投资专家、技术专家和成功企业家等担任评委,以确保评审过程高质高效。参赛的优秀企业和团队,将进入科技部备选项目库,通过不同渠道和国家科技计划给予支持。同时,还有望获得大赛合作商业银行的授信、大赛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联合交易所在股改、并购和上市方面的免费培训以及创业导师的免费辅导。分赛区决赛和大赛总决赛前几名的企业和团队还将获得创新创业扶持资金的支持。本次大赛由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和全国工商联指导,共青团中央、致公党中央、国家外国专家局支持主办。(摘编自光明网)03习近平回信勉励澳门科技大学师生。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3日给参与“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师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你们投身国家科技事业和航天强国建设的热情与担当。欣闻你们参与研制的“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谨向大家致以热烈的祝贺。习近平指出,近年来,澳门深化与内地在航天等领域的科技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果。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澳门高校、澳门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你们继续传承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作出新的贡献。“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是内地和澳门合作研制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主要用于地球磁场探测和研究,5月2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摘编自新华网)04教育部公示7所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名单。5月22日,经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评议,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拟同意设置重庆中医药学院等7所学校。(摘编自中国新闻网)(摘编自中国新闻网)05国家自然基金委拉清单 拟禁止“人情评审”等22类请托行为。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扎实开展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顽疾专项整治工作,更好维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平公正的评审环境,保障评审专家独立、客观、公正地履行评审职责,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就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的禁止事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分为4部分,分别针对科研人员、项目依托单位、评审专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制定了请托行为禁止清单,清单中包括打探评审专家及名单、亲自或委托他人向项目评审专家或管理人员游说、“围会”、有组织地实施请托行为、搞“人情评审”等22类禁止行为。征求意见稿提出,禁止科研人员“打探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专家及名单”“打探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分组及评审结果、会议评审时间地点及讨论意见等不能公开或尚未公开的信息”“亲自或委托他人向项目评审专家、管理人员等进行游说、说情等”;禁止依托单位“打探、收集评审专家信息”“有组织地实施请托行为”“不积极配合、拖延、包庇、阻碍或者干扰请托案件调查”等;禁止评审专家“违反保密规定,披露按要求不能公开或尚未公开的评审信息”“主动向申请人或其他利益相关人透露自己的评审专家身份”“利益交换、收受礼品礼金、接受贿赂等,投利益票”等;禁止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泄露评审专家、未公开的评审意见等工作秘密”“未经批准或者非因岗位工作需要,打听和询问评审专家、评审意见等保密信息”等,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包括正式在编人员、兼职人员、流动编制人员、兼聘人员以及合同制人员。(摘编自《中国青年报》)06教育部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调研推进会在北大举行。5月19日,教育部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调研推进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有关司局领导,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副校长王博等全国32所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的负责同志及相关工作部门负责人参会。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介绍了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指南的主要精神,并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建设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要求。他指出,建设学科交叉中心的主要任务在于聚焦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创新、管理机制等制约学科交叉融合的关键环节和制度政策,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先行先试,为全面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示范样板,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支撑。翁铁慧作总结讲话,对交叉学科中心建设进行部署。一是要从政治的高度、学科发展的规律、改革的深度等方面,充分认识建设学科交叉中心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二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和需求,32所高校要进一步发挥主动服务国家需求的责任感,在关键领域有所突破。三是聚焦建设学科交叉中心的堵点和痛点,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以问题和任务为导向的开放性平台和机制。四是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多学科通力合作、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新格局。翁铁慧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建设,推进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工作,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希望32所高校出真招、实招,坚持问题导向,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开展试点建设工作。32所高校的与会人员调研了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现场考察了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定量生物学中心、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深入了解北京大学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体制机制建设情况。(摘编自北京大学新闻网)07教育部部署加强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 推动各项促就业政策加快落实。5月24日,教育部组织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主任委员联席会,部署加大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推进落实促就业政策。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全国就指委主任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林蕙青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就指委副主任委员瞿振元、孙维杰等出席会议。翁铁慧强调,教育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抢抓工作关键期、冲刺期,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项任务落实。要大力宣传解读毕业生就业政策,全国就指委要发挥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的优势,当好就业政策的宣传员,宣传解读国家和地方出台的社保补贴、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组织分行业就指委专家进企业、进园区、进高校、进社区,发挥就业政策红利作用,激励企业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各地教育部门各高校要组织开展“就业宣传月”活动,推动政策进校园、进就业指导课、进招聘活动,指导毕业生用好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应征入伍、指导帮扶等政策。就指委要履行好工作职能,着力挖掘岗位资源,建设好分行业就业市场;加强就业指导研究和服务,推动高校提升就业育人实效;参与做好就业监测核查工作,为高校就业工作“把脉问诊”,帮助学校提升就业工作水平。(摘编自《中国教育报》)08教育部:今年为中西部乡镇定向免费培养本科医学生6150人。5月24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招生培养工作的通知》指出,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高等医学院校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订单定向免费五年制本科医学生共计6150人,专业包括临床医学、中医学、蒙医学和维医学。据了解,中央财政支持的免费本科医学生订单定向招生计划在有关学校的本科层次招生来源计划中单列编制,计划性质为“国家免费医学生”。报考免费医学定向招生计划的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高考,实行单列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只招收农村生源,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生源不足时,未完成的计划通过补征志愿方式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直至完成计划。免费定向本科医学生录取后、获得入学通知书前,须与培养高校和定向就业所在地的县级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免费定向本科医学生在学期间户籍仍保留在原户籍所在地,毕业后可按有关规定迁入定向就业所在地。(摘编自《中国青年报》)09共青团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帮扶。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获悉,共青团中央将深化实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抓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帮扶,尤其是精准帮扶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同时,统筹抓好实习实践、持续抓好大学生就业观择业观奋斗观引导等工作。据悉,自2023年“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启动以来,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创业帮扶计划、大学生就业引航计划、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和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稳步推进。截至5月22日,全团共募集到包括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在内的5.2万家企业提供的89.7万个岗位,3.6万名团干部与2023届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和2022届离校未就业学生一对一结对,已成功帮助其中3.5万名学生找到工作。(摘编自新华网)10教育部与天津市举行部市会商会议 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月18日,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天津举行部市会商会议,共同研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把部市合作共识转化为推进天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出席会议并讲话。怀进鹏、张工代表双方签署部市合作协议。怀进鹏表示,天津科教资源丰富,创新氛围浓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教育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时的重要讲话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与天津同向同行、同题共答,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支持天津举办世界智能大会、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部市合作办好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支持天津根据人口、产业、区域等结构性变化优化基础教育布局,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和制造业提质升级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着力打造教育强国建设的天津样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当天,怀进鹏还出席了世界智能大会开幕式暨创新发展高峰会、天开高教科创园开园暨发展大会并致辞。在世界智能大会开幕式上,怀进鹏指出,世界智能大会汇聚力、影响力、传播力不断壮大,已成为人工智能研究发展与创新动态的展示平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知名品牌。在天开高教科创园开园暨发展大会上,怀进鹏指出,天津规划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开启了一场大学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对更好发挥高校创新优势和策源功能,支撑引领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助力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摘编自《中国教育报》)11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暨南大学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5月19日,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暨南大学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办主任陈旭参加会议并讲话。陈旭对暨大过去三年在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她要求学校把握好部部省共建机遇,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强化学科建设思路和人才强校战略,培养更多爱党爱国爱校的时代新人和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青年。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侨校优势与担当,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政策宣传等方面不断发力,持续增强服务新时代统战工作能力。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部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挥优势学科力量,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推动党的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将党的领导覆盖办学治校各领域、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融入人才培养各方面。据暨南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暨南大学在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支持下,番禺校区二期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成功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侨校办学特色日益彰显,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据悉,2019年8月,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共同建设暨南大学的意见》,旨在助力学校全面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侨校优势与特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摘编自中国新闻网)122023年上海科技节开幕 推出科技传播领航计划。以“悦享科技、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上海科技节5月20日正式拉开帷幕。在启动仪式上,老、中、青三代科技力量共走科学红毯,并发布了人工智能创作的科技节主题曲。启动仪式后还举办了第二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专业人士围绕培育科普产业、壮大科普人才队伍等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于5月20日至31日举办的2023年上海科技节设置了开幕、会议、开放活动、赛事、媒体科普、闭幕等6大板块,将推出1500多场专题活动,坚持科技为民服务,弘扬科学家精神,注重科创成果展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加大线上线下融合传播,以“科普+”理念赋能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上海科技传播领航计划发布,助推科技传播人才发展与成果转化,激励更多优秀科研人才加入“大科普”的行列中。计划包含五大举措:一是科技传播专业学科建设,在上海交通大学开设科技传播二级学科硕士点;二是科研人员科学传播实践指南,出版《科研人员科学传播实践指南》;三是青少年科创教育一体化培养计划,探索将实践点从高中延伸至初中,逐步形成由初中、高中、大学到研究生的校内外联合、跨界别联动的科创教育培养模式;四是科技传播创新基地,对产出优秀科技传播研究成果和科普作品的创制人才以及促进成果产出管理人员予以支持;五是上海科普交易专板建设,以“科普+市场”理念,赋能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摘编自上海市政府)13天津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 大学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天津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 大学与城市的“双向奔赴”。5月18日,天开高教科创园正式开园。规划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是天津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供载体平台,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天开园以南开区环天南医大片区为核心区,以西青区大学城片区为西翼拓展区,以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片区为东翼拓展区,在功能上形成以研发孵化为主的“一核”和以研发转化产业化为主的“两翼”。目前,天开园已入驻首批优质创新创业项目55个,注册企业287家,签约金融服务机构104家,落地科技服务机构80家。据了解,天开园依托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56所在津高等院校、170多家国家级院所和国内高水平研发机构,面向全球创新创业师生和科研工作者,探索“学科+人才+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建立高校与产业园区“握手”通道,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此外,天开实验室创新发展联盟成立,吸纳1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3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海河实验室、377家市级重点实验室、46家科技和金融服务机构,聚天津科研资源为天开园创新创业赋能。(摘编自《中国教育报》)14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揭牌仪式暨“构筑新兴金融人才高地 赋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学术交流会议举行。5月22日,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揭牌仪式暨“构筑新兴金融人才高地,赋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学术交流活动在临港新片区滴水湖会议中心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以及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等出席仪式并致辞。学院将遵循“金融+产业+科创”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设立esg金融、金融科技、跨境金融、离岸金融等新项目方向。学院致力汇聚国际一流资源,努力构建集人才培养、智库咨询、科学研究、高端培训为一体的“国内顶尖、国际一流”金融学院,在设置金融硕士、金融mba、金融emba等学历学位项目的同时,学院还将开展非学历培训项目,以促进临港新片区产城人融合发展,更好发挥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翁铁慧表示,上海财经大学一要注重发挥学科和制度优势,在更好融入和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二是坚持立德树人,坚守为党育人,牢记为国育才,努力培育更多新型卓越金融人才;三是提升资政能力,立足百年变局,胸怀国之大者,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摘编自上观新闻)15北京师范大学科研大讨论启动大会举办。5月24日,为破解科研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进一步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科研大讨论启动大会,开启为期半年的全校科研大讨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参加会议并作专题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党委副书记、校长马骏,党委副书记李晓兵,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出席会议。启动大会由程建平主持,设北京校区主会场和珠海校区分会场。窦贤康作了题为《加强基础研究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的报告。他指出,要坚持“四个面向”,要坚持“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的战略定位。据悉,北京师范大学已成立科研大讨论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专题工作组、学部院系工作组及秘书处。定于今年4月至10月,在全校范围内通过专题研讨、学术报告、学术论坛、座谈交流、调查研究等方式开展科研大讨论。本次科研大讨论坚持问题导向,将围绕“一体两翼”科研布局、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相结合的科研组织方式、完善科研评价、人文社科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基础理学振兴以及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新工科的科研发展路径科研形成行动方案,为加快推动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摘编自《中国科学报》)1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消化科学院揭牌成立。为进一步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加快推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双一流”建设,促进交大医学院在临床专科领域的高质量发展,5月18日,“协作 · 创新 · 共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消化学术论坛暨消化科学院揭牌成立仪式举行。成立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附属瑞金医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附属新华医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附属儿童医院、附属同仁医院和附属松江医院(筹)消化科代表上台共同启动院徽发布。据悉,交大医学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医学关键问题,开展创新研究和联合攻关,先后成立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上海市病毒研究院、松江研究院、数字医学研究院、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研究院,以及医学装备和技术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究平台。此次消化科学院的成立也意味着,医学院消化学科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今后将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为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新发展贡献交医智慧和上海方案。(摘编自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17复旦大学与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月21日,复旦大学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浦东新区举行。浦东新区、复旦大学、扬子江药业区校企三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指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是校企双方共同的使命和愿景,希望今后进一步增进彼此的交流与合作,以实质性合作与原创新药研发成果,凝聚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扬子江药业与复旦大学共建有“克服递药屏障高端制剂全国重点实验室”,已于今年三月获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此次校企双方将进一步围绕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党建联建等方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摘编自复旦大学新闻网)18通用技术集团—西安交通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5月17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于旭波一行来访西安交通大学,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详细介绍了西安交大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四个面向”,探索建立“一中心、一孵化、两围绕、一共享”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的创新实践。希望双方通过务实紧密的合作,共同搭建开放共享新平台,形成“科学家+工程师”联合团队,加强有组织科研,打通深度融合的痛点、堵点、难点,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会上,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研究院合作协议书》。(摘编自西安交大新闻网)19华中科技大学正式开工建设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5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军山校区)开工暨誓师大会举行。校党委书记李元元指出,学校将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武汉经开区产业布局,着力打造“创新开放、交叉融合、教科一体、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新校区。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军山校区)选址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总用地面积约2050亩。首期规划学生规模约1万人,专任教师约1200人,博士后约1000人,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军山校区将充分发挥华科工医优势,首期拟建设先进制造与新材料、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碳中和与环境保护、生命科学与医疗卫生等交叉创新学部和国际联合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着力打造立德树人新模式、科技攻坚新力量、人才队伍新高地、对外开放新典范、区域发展新引擎。(摘编自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网)20同济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月19日,同济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良好互信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合作能级。签约仪式前,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会见了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一行,希望两校能以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为契机,推动更多务实成果落地。当天下午,还举行了香港理工大学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座谈会,双方交流和研讨了同济大学土木学科发展规划,探讨加强两校土木学科的科教合作模式。香港理工大学与同济大学两校互设联络办公室,同为沪港联盟成员,签署联合培养双博士研究生项目,自2011年协议签署以来,香港理工大学已累计录取72名同济的博士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双方开展有学术会议、联合发表论文、联合申请项目和学生联合培养等形式的科研合作。(摘编自同济大学新闻网)21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建设区块二期项目启动。5月20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区块二期工程项目正式启动。科创中心建设三年多来,在队伍建设、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前瞻性、创新性的探索实践。未来,科创中心将坚持“学科增长极、人才蓄水池、改革试验田、产业集聚区”的总体要求,积极投身服务浙江“两个先行”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实践;提升战略能级,全力保障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谋划集成电路、功能材料、微纳智造、量子计算等科研方向,努力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创新管理方式、强化人才集聚、推动产学研深度协同,探索一流大学重大科创平台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摘编自浙江大学新闻网)22南京市与南京大学校地合作座谈会召开。5月18日,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召开校地合作座谈会。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表示,南京大学将充分发掘和利用好自身的科教优势、人才优势,从高质量的人才支持、科技支持、智力支持三个方面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以南大的“奋进速度、奋进成果、奋进贡献”助力南京市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对双方下阶段在打造重大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产业集群、建设人才集聚平台、链接创新合作网络四个方面的合作提出希望,并表示南京将始终与南大共兴共荣,继续支持南大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重大科创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培、师生在宁发展、优化校区规划,为建设“第一个南大”营造最优环境。会上,双方签署了全面深化合作的相关协议和项目。(摘编自南京大学新闻网)23北京大学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北京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及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为抓手,在统筹资源、课程育人、以赛促创等方面持续发力。统筹资源投入,完善“双创”工作格局。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探索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及教育模式;优化科研管理组织架构,鼓励“双创”工作者主动走进动力电池与储能材料等学科前沿实验室;加强与国内示范基地企业和产业园区合作,建设5000余平米的“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北大创业训练营、北大科技园等在全国开设19个众创空间与孵化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精品课程,构建“双创”育人体系。探索构建“认知育能、创意实践、市场对接”的“双创”教育三阶赋能模式,建设260余门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分布于6大学部、19个院系。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导师人才库,聘请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授课或指导教师;出版《创新工程实践》等相关教材,实行全部“双创”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坚持以赛促创,营造“双创”良好生态。连续举办21届校内创业大赛,推动学院层面开展多样化的“双创”赛事;先后发布与修订《北京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优化学籍管理政策,出台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畅通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渠道,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政策保障。(摘编自教育部网站)24南京大学基础学科论坛圆满落幕。5月21日,南京大学第二十六届基础学科论坛颁奖典礼举行。副校长张峻峰指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是南京大学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后学校将深入推进"奋进行动"工作部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南大特质、时代特点"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南京大学基础学科论坛在历届活动中累计征集各学科论文6526篇。今年的第二十六届基础学科论坛在组织形式上再次创新,首次设置了面向一年级本科生的"新生赛道",单独评审、评奖;首次引入了"专家评阅+现场展示"的评价方式,从开展研究、论文写作、成果演讲三个方面综合考察本科生的科学素养与科研潜质等,这些举措都是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有益探索。(摘编自南京大学新闻网)25华中科技大学举办2023未来科创学术论坛。5月11日,华中科技大学首届“未来科创学术论坛——实验室轮转课程成果展”成功举办,未来技术学院首批120名本科学生就实验室轮转课程进行了成果展示汇报。本次轮转课程整体时长为16周,围绕“信息与人工智能、机械制造与集成电路、生物医学与大健康”三个领域方向,依托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设施,从全校范围内遴选了43个学科交叉高水平实验室供120名学生选择,期间每个人要参与到三个不同方向实验室的课题中,与指导教师和实验室成员直接进行科研协作,在高强度的科研实践中,自主完成科研项目,从而锻炼科研能力。未来技术学院率先面向全体本科生进行大规模、深层次、全覆盖的实验室轮转教学改革,是国内高校的一次有益尝试。(摘编自华中科大新闻网)26北京科技大学新增两个本博贯通班。5月21日,北京科技大学举办“相约北科 启梦未来”2023年校园开放日暨高招联合咨询会。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曹文斌介绍了学校今年新增本博贯通班情况。2023年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精尖班(简称“材料高精尖班”)和理科试验班(纳米科学与工程本博贯通班,简称“纳米贯通班”),两个本博班全国共招收60人,每个班招收约30名学生,该班级将汇聚学校材料学部优质师资和科研平台资源,开展科研型学习,致力于培养新材料、芯片制造等领域战略领军人才。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韩宁宁介绍了人工智能专业首次单独招生情况。学校作为全国首批建设人工智能专业的35所大学之一,经过16年建设,成功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建设学科、北京市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本科毕业生深造率60%以上,学生就业质量高、就业满意度高。今年,人工智能将面向全国招生约90名学生。(摘编自《中国科学报》)27西安交大召开对外开放工作推进会。5月18日,西安交通大学召开对外开放工作推进会,讨论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学校对外开放工作的举措。副校长席光作学校对外开放工作报告,校长助理单文华介绍了学校全球发展行动计划方案,并就有关内容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校党委书记卢建军强调,要充分挖掘学校对外交流合作资源,深化“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建设;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完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统计体系、考核体系”四个体系,用好“问题清单、举措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强化部门交流协作,共同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奋力开创学校对外开放工作新局面。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强化“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建设、推进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探索丝路国际学院与海外创新中心等工作进行研讨。(摘编自西安交大新闻网)28重庆大学: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5月22日,2023第四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走进重庆大学,来自全国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记者,实地感触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实践”。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大力开展有组织科研。近年来,重庆大学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坚持“四个面向”,加强科研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以学科优化布局为牵引,夯实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所需的学科基础,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推动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组建“跨尺度多孔材料”“量子材料与器件”“先进电能源化学”等前沿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大力培育面向未来的学科新增长点。面向国家重大任务,实施先导性大科学研究计划。面向国家重大任务,组织实施“极端环境智能装备”“智能建造”“新型储能材料”等六大先导性大科学研究计划,推动科研从小科学、个体化向大科学、集体化发展,实现跨学科、跨领域、有组织的科技创新,催生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战略性技术和产品。释放科技创新活力,着力推进成果转移转化。重庆大学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注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建了“1+5”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以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为载体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贯穿科技创新链条“全通道”,形成具备强大资源集聚和配置能力以及更能够满足产业和市场需求的科研组织模式。(摘编自华龙网)29我国自然指数贡献份额首次位居全球第一。最新发布的自然指数年度榜单显示,中国在2022年的自然指数贡献份额首次排名全球第一。自然指数根据《自然》系列、《科学》等全球82种高质量期刊,统计有关机构、国家或地区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的数据库。本次榜单基于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自然指数数据。在国家和地区榜单中,根据自然指数的关键指标“贡献份额”,中国以19373.35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为17610.47。中国机构贡献份额排行表现优异。榜单显示,19家中国机构跻身全球50强,其中中国科学院位列首位,进入前10名的中国机构还有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看领域,化学是中国实力最强的学科之一,全球化学科研贡献份额前10名的机构中,9家来自中国。据了解,自然指数主要采用论文数和贡献份额两种科研产出计算方法。自2014年11月自然指数首次发布以来,我国的自然指数贡献份额不断增加。此外,近年来,我国发表的论文质量也不断提升。去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202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热点论文世界占比持续增长,世界热点论文数量首次排名第一位;高被引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二位,占世界份额提升近3个百分点。(摘编自《人民日报》)30英国发布高等教育应对人工智能的学术诚信建议。近日,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AA)发布了《在ChatGPT时代保持质量和标准:QAA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建议》,提出了大学和学院在高等教育快速增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背景下如何进行学术诚信管理的七个建议,并提出了四个步骤以支持在现有评价体系下的学术诚信,为未来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毕业生合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当前和未来都有巨大的价值,但学生很容易错误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并在无意中违反学术诚信准则。为此,QAA为大学和学院提出了遵守高等教育学术诚信宪章的七个建议。第一,明确院校政策。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使用生成人工智能作为辅助技术的问题上达成一致,并清楚地传达给学生。第二,及时审查与更新政策。以应对人工智能工具的高速开发不断出现的新产品。第三,注意不当使用生成性人工智能。将仅由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输出且未经修改的提交文本视为非传统意义的学术剽窃。第四,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和学术不端行为。若个人持续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表现出不良的学术实践,则可能被认定为学术不端,并考虑沿用以前的处罚措施。第五,尽早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性质及其价值的影响。第六,吸引学生并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学生赋能。雇主期望毕业生熟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需要确保学生能够意识到工具的局限性和规范道德使用的重要性。第七,让工作人员参与并为其赋能。确保支持学生学业发展的专业人员理解人工智能的运作过程。(摘编自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31韩国教育部发布《职业生涯教育振兴方案 (2023-2027)》。近日,韩国教育部表示,韩国将通过实施《职业生涯教育振兴方案(2023-2027)》,在今后五年为韩国国民提供覆盖小学、中学、大学和成人教育的定制型职业生涯教育。在本方案中,韩国计划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韩国全阶段职业生涯教育:一是推动学生自小探索不同领域,在青少年职业生涯网提供“我的理解(职业兴趣探索)”“解决烦恼(职业生涯咨询)”等服务,支持学生基于兴趣发展职业生涯。二是将职业生涯教育引入中学正规教育。三是根据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水平为其提供针对性支持。其一,韩国将开发用于评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水平的诊断工具,并根据诊断结果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支持。其二,韩国将在大学设立推动学生探索职业生涯的学分制项目,学生将在职业生涯咨询团(由教授、教职员工、毕业生等组成)的支持下,通过规划和实践个人职业生涯来获取学分。其三,韩国将在大学成立由企业、公共机构、地方政府等多方参与的“职业生涯教育协议会”,以更好地支持大学生课程、项目、实习等职业生涯教育相关工作。四是为成人确立和转换职业生涯提供支持。韩国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官李周镐表示:“为了使所有国民都能够接受各个阶段所需的职业生涯教育,韩国教育部将与各区域共同铺设有内涵的职业生涯教育。”(摘编自韩国教育部官网)32土耳其高等教育委员会多措并举加强与欧洲高等教育的协调与合作。近日,土耳其高等教育委员会开展“与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协调项目”,以加强土耳其和欧洲高等教育区的交流合作,增强与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凝聚力,推动国际教育资源对接,从而进一步提高土耳其高等教育的质量,扩大土耳其学生的国际流动性和竞争力。“与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协调项目”采取的新措施具体如下:(1)将“资格认定表格”纳入高等教育课程,资格判定划分为6种类型:副学士学位(普通)、副学士学位(职业)、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有论文)、硕士学位(无论文)、博士学位。高等教育机构将根据“资格认定表格”重新设计和安排课程,并保障课程符合土耳其资格框架要求。此外,表格还将毕业生的国家学习成果列入资格评定的优先事项。(2)在毕业证书上使用“TQF标志”,提升高等教育毕业生在国际舞台的优势,促进高等教育实习资格和出国留学成绩互认。例如提高土耳其高等教育文凭的国际认可度、增加土耳其毕业生的国际就业机会等。(3)土耳其高等教育机构获得 “博洛尼亚和土耳其资格框架报告卡”,高等教育委员会自2023年起对土耳其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评估,在与欧洲高等教育区政策保持基本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水平和产出成果打分,并将分数和评估内容体现在报告卡中。(摘编自土耳其高等教育委员会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