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吴军辉 摄影 韦承金)“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我们有必要了解‘两弹一星’精神到底是什么,又为什么能够激励和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历久弥新,永放光芒。”10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再次登上“中国发展”课程的讲台,与本科生们一同回顾“两弹一星”研制的光辉历程,学习老一辈功勋科学家们爱国奉献的伟大精神,明晰青年学子肩负的时代责任。“中国发展”课程是由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共同打造的校级通识选修课。课程聚焦中国发展,全面系统地宣讲十九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有南开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国发展”课搭建起一流的南开学人与学子之间互动和对话的平台,提高南开青年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奉献精神和理论自信,推动南开学子自觉投入到“知中国,服务中国”、“爱中华,复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去。今年7月,南开大学首次开设“中国发展”课程,授课教师阵容强大,学校党委书记杨庆山、校长曹雪涛、前校长龚克等8位现任和前任校领导相继走上讲台,从教育、科技、文化、安全、政治、能源、生态文明等角度,回顾中国发展,阐释中国发展,展望中国发展。本学期,“中国发展”2.0版再次与学生们见面。课程建设小组组长曹雪涛带来首讲——《中国科学家精神与中国发展》。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的400余名本科生通过真实课堂或慕课平台在线直播等方式一同听课。课堂上,曹雪涛指出,中国科学家精神正是“热爱国家、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的延续。“首先是对国家的热爱。惟有内心充满国家大爱,才会为国家和人民甘守平凡、无私奉献。其次是追求真理、永不服输、攻坚克难、乐在其中的干劲儿。还有自力更生,苦干拼搏的坚韧。”曹雪涛说。曹雪涛指出,从“向科学进军”到“迎来创新的春天”,从“占有一席之地”到“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中国科技事业呈现加速跨越的发展态势。但是,科技领域“卡脖子”现象仍然十分突出。“我们国家某些科技领域落后的现状谁来改变?技术短板谁来补齐。创新强国建设的重任和使命历史地落在了你们的肩上。”曹雪涛寄语南开学子,要爱国,不忘老校长张伯苓1935年“始业式”上的“爱国三问”,发扬南开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突破“小我”束缚,树立“大我”境界,自觉培养科学家精神,树立报国志向、练就报国本领,投身报国浪潮,生生不息的传承南开学脉与“公能”精神。要敬业,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研发,以最低的标准要求自己的生活,以最大的热情投入自己的事业,以最淡然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个人所得,扎扎实实地学本领,长才干,继承发扬南开人沉潜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创新,誓作慎思明辨式的领军型科学家,言人所未言,见人所未见;作顶天立地式的开拓型科学家,达人所未达,成人所未成。要乐群,做到有团队、善合作、求协同、讲实效。据悉,本轮“中国发展”课程重在围绕学科设计,兼顾文理,旨在从学科的视角全方位的呈现中国发展的脉搏。学生还将听到由南开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朱光磊主讲的《新时代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由文学院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陈洪主讲的《文学与中国发展》,由历史学院教授王先明主讲的《历史与中国发展》,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APEC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盛斌主讲的《经济与中国发展》,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军主讲的《化学与中国发展》,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院教授葛墨林主讲的《物理与中国发展》,由数学学院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顾沛主讲的《数学与中国发展》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