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动态

民盟北大清华“两校三委”联合举办第十二届高教论坛

发布时间:2017-11-28 供稿部门:北京大学-新闻纵横 浏览量:

2017年11月23日下午,民盟北京大学委员会、清华大学委员会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委员会在北大医学部联合举办了第十二届民盟高教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大学之本——再论‘双一流’建设”。北京市副市长、民盟北京市委主委程红,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民盟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范芳,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何福胜、秘书长严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副书记徐善东,清华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尉志武,北京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张晓黎,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统战部部长王军为等领导出席了论坛。论坛由民盟北京大学医学部委员会副主委卫燕主持。刘玉村首先代表北京大学党委向出席论坛的领导及盟员表示欢迎,向民盟中央、北京市委以及其他兄弟委员会的支持表示感谢。刘玉村阐述了中共十九大及其对统战领域的重大意义,他谈到北大、清华汇聚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党外知识分子,民盟北大、清华两个学校三个委员会的盟员聚焦“双一流”建设,共商教育大计,为高等教育发展建言献策。他希望大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融入高校“双一流”建设全过程,自觉担当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方向前行。程红在讲话中对“两校三委”连续举办12届高教论坛给予充分肯定。她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角度,对“双一流”建设提出了3点看法:(1)应该提高政治站位,从新时代历史方位出发,统筹好世界一流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2)民盟组织和盟员要更多关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过程中一些全局性、结构性、趋势性的问题,比如说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如何协调并进,如何统筹处理高原和高峰的建设等。(3)高教论坛不只是一个活动,还是参政议政的平台。民盟市委将把大家在论坛中提出的有价值的建议通过民盟中央建言通道报送相关部门。她同时希望民盟组织和盟员立足岗位,在本单位的“双一流”创建和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积极有为,对本单位的发展建设提出真知灼见。4位民盟盟员分别作了主旨发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以“关于一流人才的教育”为题发言。他认为,大学之本在于人才。医疗模式的进步对医学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立德树人,强化教育体系建设,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促进“双一流”建设。他呼吁盟员发扬民盟“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传统,努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应有贡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力认为创建“双一流”要从基础做起。世界一流需要有“标准”,要有学术创新,也要有学术的传承,要使用国际学术界通用的语言(研究范式、表达方式),要具有国际一流的顶尖学术水准的人才。教育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要服务社会与人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庞珣阐述了对“大学指标排名与大学之本”的看法。她认为,建设“双一流”,指标排名可以起到规范和推动作用,但是绝不能拘泥于指标。大学从根本上要传承人类文明是一种共识,我们要站在传承和推动人类文明的知识的高度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指标可以在一定时期完成,但是建设的过程是没有时间期限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教授黄薛冰发言的题目是“树立‘大学之本’——论一流人才的内心修养”。她指出,我们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基础上,重温古之“大学之道”,可启示当今大学之本。“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一流人才,作为人才来说,要内心健康稳定,否则即使身体是健全的,没有健全的内心也做不成事情。与会者还结合“双一流”建设的主题进行了简短的自由发言。清华大学盟员胡孝乾认为体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方式,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北京大学医学部盟员刘继同就健康中国应该形成社会共识等提出了看法。程红对盟员提出的高校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她认为,“双一流”建设既要代表国家追赶世界一流,这是民族振兴必不可少的,但跟西方高校不一样,我们有十几亿同胞,每年还要使一千多万的贫困人口过上正常的生活。中国的高等教育工作者还有特殊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民盟北医委员会主委季加孚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谈到本次论坛对于大学之本的讨论使大家有很多深入的思考,对“双一流”建设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今后“两校三委”将继续努力,创造更多的机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为“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编辑:安宁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主页建议意见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