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校青年教师的学术发展,增进不同学科青年教师的交流,营造活跃而严肃的学术交流和互动平台,2018年1月10日上午,人事部举办了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沙龙”首期活动。北京大学副校长、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刚院士,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工学院院长张东晓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刘国恩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系张旭东教授,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谢宇教授以及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贺飞等作为此次沙龙特邀嘉宾出席活动,来自全校各教学科研单位、附属医院的30余位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首期活动,沙龙由人事部部长刘波全程主持。首期沙龙聚焦“青年教师学术职业发展”,与会的青年教师结合个人实际,在融洽欢快的氛围里畅所欲言。他们就tenure评估标准、学术发展规划、社会服务参与、教学工作要求、博士生招生、新老融合等遇到的问题和工作中的困惑与到会嘉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与会的嘉宾也结合自身职业经历、国际惯例、国内现状、学校政策和实际情况,与青年教师们进行了良好互动。谢宇教授勉励大家要做有影响力的研究,要更关注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提出了什么重要问题、产生了什么贡献、影响了什么,要真正完成自身职业成长的角色转变,成为独立的有影响力的研究者。张旭东教授认为青年学者要树立自身学术发展的内在标杆并朝之不懈努力,指出在青年教师的长期职业成长过程中,对自身的要求比外部标准更加重要,能有所成就者往往是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刘国恩教授建议大家在职业生涯初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有利于促进自身学术成长的地方,专注于做好学术。张东晓教授建议大家加强内功修炼,做自己有特色的学术工作,成为本领域不可或缺的青年学者,他也回答了部分青年教师关心的博士生招生等问题,指出学校正积极通过制定新的政策来推动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加强与院系的沟通来确保政策落地。刘波建议青年教师要潜心把自己做到最好,建议青年教师抓住校内外各类学科交叉与合作的机会,如在临床医学+X、区域与国别研究等领域加强校内青年学者之间的合作,他特别强调tenure评估是针对三个方面的全面综合评估,包括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质量,以及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田刚在总结时指出,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的举办很有意义,类似活动有助于学校更好了解青年教师的发展状态,也增进青年教师对学校发展的理解,更有利于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他勉励年轻教师要勇于面对压力,迎接挑战,沉下心来,修炼内功,力争在学术上多有建树。他也强调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所在,学校一直积极努力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希望青年教师要相信自己、信赖学校,在未来的学术生涯中取得更大成绩。他也代表学校向全校青年教师致以新春的问候。本次活动拉开了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的序幕。今后,人事部将广泛吸纳青年教师意见,围绕青年教师学术发展、学科交叉合作等组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沙龙活动,为学校青年教师提供更好的互动交流平台。编辑: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