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动态

山东大学首届少数民族预科班开课

发布时间:2018-10-14 供稿部门:山东大学 浏览量:

[本站讯]10月8日,经过一个月紧张而充实的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后,山东大学首届少数民族预科班顺利开课。开课一周以来教学秩序井然,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渐入佳境。为促进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和本科教育的有机融合、有效衔接,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培养质量,教育部规定从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招收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实施自主培养。2018年,山东大学共招收少数民族预科新生68人,地域和民族分布广泛,分别来自内蒙古、广西、四川、甘肃、青海、宁夏、贵州、云南等8个省份,涵盖回族、蒙古族、彝族、壮族、白族、藏族、羌族等1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首届少数民族预科班。这是山东大学首次自主培养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学校格外重视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为此,本科生院通过向在校预科转正学生开展问卷调研,与相关开课学院教师多次座谈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富有山大特色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以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为目标,坚持因材施教、一体化培养的理念,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充分体现了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优势和德性为先的育人特色:一是除专门设计开发了大学语文、大学数学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高中与大学相衔接的基础课程外,还将军训、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大学阶段课程纳入预科阶段必修课程,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设立《中华文化体验与传播》必修课程,重点加强以德性育人为先的国学修养教育,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三是开放全校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作为少数民族预科生的选修课程,通过与本科生同堂上课,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生尽快融入大学阶段的生活和学习,并为其未来的专业学习留足空间;四是课程普遍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翻转式、互动式等先进教学方法深入课堂;五是实施“学伴计划”,成立学业帮扶小组,对困难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为切实做好首届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自主培养工作,学校动员全校力量,多次召开专题工作协调会,并在校长办公会上充分讨论,做出了周密筹划和工作部署。其中,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依托其在宗教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专业上的资源优势和经验优势,主动担负起了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挂靠和集中管理工作;学生工作部专门为少数民族预科班配备了一名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工作事务管理;文学院、数学学院、软件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学院承担了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后勤保障部、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等部门为少数民族预科生提供了专用教室和住宿服务等优良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保障。正是各部门的紧密合作,确保了首届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自主培养工作的顺利实施。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主页建议意见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