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郝静秋 摄影 吴军辉)12月7日,“南开大学-中国应急管理学会”2018年会暨第二届“南开巨灾保险论坛”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举行。本次大会由南开大学与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共同主办。10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本届年会主题“新时代、新风险、新使命:保险根植于灾害风险综合防范治理,有效提升国家韧性”展开研讨与交流。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李义丹,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会长陈兰华,黑龙江省政府财政厅副厅长于宏,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蔡宇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金融学院教授范小云主持。李义丹在致辞中说,南开大学与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本次大会的举办为未来双方加强合作,共同进行灾害风险管理和巨灾保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国家解决重大社会发展问题奠定了基础。本次论坛旨在围绕保险未来发展,诠释新思想、解读新变化、交流新经验、引领新方向,希望专家学者们畅所欲言,深入交流思想和观点,为中国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陈兰华说,这次与南开大学联合主办论坛活动,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全提供有力保障的重要讲话精神。下一步我们将与南开大学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就灾害风险的管理与巨灾保险领域的课题研究多展开交流,促进中国应急管理领域新的发展。于宏说,从实践来看,研究巨灾保险对政府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巨灾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运用现代金融保险手段,提升现代化保障能力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问题。他以黑龙江为例,阐述了推进农业巨灾保险的重要意义,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给予关心支持积极建言献策,为开展各项应急研究提供必要的方便和协助。蔡宇说,从绿色金融和绿色保险研究工作来看,巨灾保险工作的发展呈现出巨灾保险产品积极创新、管理服务领域不断延伸、巨灾模型应用范围扩大的特点,显示出巨灾保险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潜力较大,也体现出巨灾保险风险管理的服务领域非常广泛,因此为促进巨灾保险进一步发挥功能作用,积极参与构建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持续加强研究工作非常重要。开幕式后,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教授佘廉、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于宏兵、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教授叶谦、中国财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巨灾研究中心总干事周俊华、南开大学灾害风险管理与巨灾保险研究中心副主任魏钢先后作了主旨演讲。主旨发言阶段由金融学院教授刘玮主持。周俊华在“一个保险从业人员关于巨灾保险的思考”的报告中谈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深度偏小,地震、台风、洪水等大的灾种,灾害损失很大,但保险的赔付比重很低。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这实际上造成了较大的潜在损失,自然灾害的巨灾保险在里面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从保险本身来说,洪水和台风自动在保单当中,我们对于它风险的定价认识不够充分,尤其地震保险是作为附加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依据,有时候免费赠送了,或者相当于一个火险保单的10%,这个差别造成了风险评估的不充分、风险保费不充分的状况。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中国灾害治理与巨灾保险试点实践、巨灾保险建设深度融合财政涉灾预算改革-案例分析”“提出灾害防治、灾害风险管理与巨灾保险新体系、新观点和方向指引”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2017年,南开大学灾害风险管理与巨灾保险研究中心在中国保监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支持下成立,由南开大学与天津保监局合作,以风险管理与保险学、金融学、环境生态科学、政府管理等多个优势学科集群为核心,是联合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高等院校及国内外十几家保险机构发起成立的非实体性科研机构,挂靠于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中心旨在建设国家级保险智库,为破解经济民生难题、建立和完善国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和巨灾保险制度提供理论、政策、制度设计与试点实践的科学支撑。中心成立一年多以来,搭建起了政产学研一体的新型研究平台,聚焦灾害风险与巨灾保险,拓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主办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