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动态

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第十二期活动举行

发布时间:2018-12-11 供稿部门:北京大学-新闻纵横 浏览量: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为北大青年教师搭建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宽松活跃的学术交流氛围,12月6日,人事部组织开展了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第十二期活动。活动现场本期沙龙以“数学、生命科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基于统计学的学科发展与应用研究”为题,旨在加强校内以统计学为基础开展相关研究的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统计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交叉融合。来自数学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光华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等院系的30余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活动。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联席主任、光华管理学院陈松蹊教授,北京大学生物统计系系主任、北京国际数学中心周晓华教授,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副部长蔡晖,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王周谊,北京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贺飞等出席活动。人事部部长刘波全程参加沙龙,本期沙龙由人事部副部长俞蕖主持。周晓华发言周晓华介绍了生物统计学发展的现状,并从生物医学统计、医疗大数据等方面介绍了面向未来的生物统计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在报告分享环节,数学科学学院席瑞斌老师以生物大数据统计分析为题,介绍了他用统计方法和模型、生物信息学方法等研究手段在基因组学、单细胞测序数据填补、癌基因组异质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生命科学学院李程老师作了“基因组学数据分析——单细胞RNS-seq分析”的报告,认为生物科学研究使用的最新的单细胞测序技术产生了高通量、高维度的基因组组学数据,能从细胞异质性、细胞间通训等层面揭示生命和疾病现象的规律,同时也为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如大数据降维、批次效应矫正、缺失数据的填补算法。公共卫生学院贾金柱老师从统计机器学习的理论和案例两个角度介绍了他的研究工作。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吴琼老师则结合中心已开展的调查项目,着重介绍了社会调查中的数据管理和数据质量问题,以及在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基础上如何优化调查方法。光华管理学院徐敏亚老师分享了她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组织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成果与心得。沙龙期间,与会教师围绕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方法、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陈松蹊发言陈松蹊高度肯定了几位青年教师的出色工作,建议大家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并从学校统计学科发展需求出发,希望通过学校支持使统计科学中心能为相关研究更好地提供统计咨询等支撑。“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是青年教师培训发展的重要平台,人事部将继续围绕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学术前沿、科研合作、团队建设等主题定期开设学术沙龙,不断优化青年教师发展平台、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良好条件,积极助力学校高水平人才队伍培养和“双一流”建设。编辑:凌薇责编:山石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主页建议意见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