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午,“省校合作”推进山西文物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召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山西省文物局将建立起新形势下院地合作新模式,探索引领学术方向、立德树人的新机制。早上9时,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在临湖轩会见了山西省文物局局长雷建国一行。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党委书记雷兴山,社会科学部部长龚六堂,国内合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永利,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程书林,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等参加了会面。郝平对山西省文物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教学、科研等领域合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表示,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使命。学校要利用好“省校合作”平台,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与山西省的战略合作。学校各相关院系和部门要继续和山西省文物局一道,为山西的文物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力量。雷建国介绍了山西省文物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课题合作、文物保护、人才交流培训等方面的充分合作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他同时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表达了山西省文物局与北京大学持续联合培养山西各类文物保护人才的决心。“省校合作”推进山西文物保护工作座谈会在考古文博学院举行。孙庆伟主持会议,代表考古文博学院致欢迎辞。学员们通过视频短片集体汇报了考古文博学院受山西省文物局委托完成的木结构古建筑培训班、博物馆展览策划、考古项目负责人、文博领军后备人才和对外交流人才培训班的学习情况。学员代表安瑞军向考古文博学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达了诚挚谢意。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剑葳对北京大学山西省文物局的培训班整体情况进行了汇报和总结。本系列培训覆盖了山西文博界64个单位的150位业务骨干,覆盖面广、穿透力强,是山西省文物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创新人才机制”“加强文物保护管理队伍建设”相关任务的重要举措。考古文博学院文物保护专业教师王恺博士以太原东山汉墓M6的发掘工作成果为例,介绍了实验室考古与文物保护相结合的工作新范式;博物馆专业博士后王思渝讲解了山西博物院镇院之宝——鸟尊的特展策划;徐怡涛教授介绍了北大文物建筑专业在山西20年的教研成果,展现了建筑考古研究对于文化遗产价值发现以及后续利用的支撑作用。北京大学与山西战略合作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开创了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工作机制的新模式。雷建国感谢山西省与北京大学“省校合作”的平台给了山西文博人再次学习的机会,希望双方把合作协议落在项目上,把项目落在具体课题上,把课题落在使命和担当上。他表示山西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合作将是长期的,必将继续结出丰硕的合作成果。孙庆伟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考古文博学院不负山西省文物局所托,认真组织培训活动,老师们倾情相授,学员们刻苦学习,培训顺利进行。孙庆伟指出,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举办这次座谈会具有特别的意义,我们处在文物工作前所未有的好时代,要坚定信念,开始新的征程,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摄影:吴煜楠编辑: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