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清晨,享受早餐后的师生从宿舍区涌向教学办公区;中午,食堂成了最拥挤和热闹的地方;傍晚,师生们有的在图书馆、自习室埋头学习,有的在未名湖畔散步聊天,有的在操场运动锻炼……我们在燕园的每一天,都离不开水电维修人员、食堂师傅、楼长阿姨等后勤人的辛苦耕耘、默默奉献。他们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在燕园生活的北大人。北大新闻网特联合北大后勤党委开设【后勤故事】专栏,和你一起走近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后勤职工,感受他们充实又忙碌的日常。“我就爱听你们唱歌!”2019年1月5日,从寒冷的冬夜走进北京大学中关新园群英宴会厅,就马上被喧腾的热气所包围。看着平日一板一眼严肃认真的同事满面喜色,戴起了红色纸制小王冠,听着中午还给自己盛过饭的勺园师傅深情演唱,基建工程部的陈泽栋感觉今天真是个“特殊”的日子!在他身边坐着的人,他既熟悉又不熟悉。大家全都来自北大后勤系统,四个部门,五个中心,有些也是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但像这样聚在一起,互相开着玩笑,共同庆祝生日,这场面还真是不多见。见过4个人一起过生日,也见过40个人一起过生日,但400多人,全都在1—3月过生日,给他们开个集体生日会,在后勤系统里,近些年也是第一次。对于主办方后勤工会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让“北大后勤人”开心。因此,生日会的主题是“向往美好生活,提升服务品质”。是啊,后勤人的生活不美好,又怎么能给别人创造美好?后勤人的生活品质不提高,又怎么能提高燕园北大人的生活品质?《为你而来》结缘北大后勤人“在北大,你是否记得,刷夜归来时,最容易遇到的是谁?论坛会议时,最多次同场的是谁?食堂就餐时,最后接触的是谁?忘带钥匙时,最先想到的是谁?”2018年底,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硕士生李研因为参与制作了一部宣传片,和北大后勤人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这部在北京大学“一二·九”师生歌会播放的宣传片《为你而来》,现场收获了长达两分钟的热烈掌声。它充满着温情、洋溢着光与爱,记录了北大后勤人是如何用“一砖一瓦,砌成百廿北大”,用“一饭一汤,煮出四海乡音”,用“一管一线,保障最暖燕窝”,用“一草一木,呵护最美燕园”。拍完片子,李研就成了北大后勤人的铁杆粉丝。这次生日会,她被邀请来和北京大学副校长兼总务长王仰麟、工会常务副主席张宝岭,以及餐饮中心庞明喜、动力中心李蒙蒙和会议中心王亚坤三位职工代表一起为大家切分生日蛋糕。巨大的双层蛋糕上,镶嵌着红彤彤的草莓,最底层还雕刻上了总务部、房地产管理部、基建工程部、肖家河项目建设办公室、会议中心、餐饮中心、动力中心、公寓服务中心、校园服务中心等所有后勤单位的名称。看着这些曾采访过的熟悉的单位名称,以及台下一张张朴实真切的面孔,李研被深深地打动了。李研也是一月的生日,可她几乎从来不知道,在北大生活的五年中,这些默默陪伴着她的食堂师傅、楼长阿姨、教室管理员……曾在同一年的同一个月,和她一样为自己庆祝生日;在他们盛饭盛菜、辛勤打扫、碎语唠叨的背后,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琐碎生活。她很庆幸,自己在《为你而来》中,拍到了最美的北大后勤人,拍到了他们最真诚的笑容、最温暖的言行。唱《知心爱人》的后勤明星北京大学餐饮中心勺园食堂的大师傅曹志刚可算得上后勤队伍里“明星人物”了。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预热片之《我们的北大故事》里是这样介绍他的:这是曹志刚为学生炒的第90316个菜。在北大工作了20年,用自己做的菜送走了一批批学生的他,有时也不免感叹,自己终究是同学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同样生活在北大,却与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他参加平民学校的学习,为的是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充实自己的人生,然而毕业典礼上说好的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却因为小女儿的出生打乱了安排。从此他有了一个总也无法忘却的遗憾,也有了不断努力做得更好的动力。“漫漫长路拥有着不变的心,在风起的时候让你感受什么是暖。”生日会上,曹志刚拉着同在餐饮中心工作的妻子臧瑞霞的手,唱出他们燕园20载的相濡以沫,也唱出他们对北大后勤工作的执着与热爱。背后大屏幕上,两人相依相偎的照片透露着甜蜜,他们还将携手,作为“北大后勤人”,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将一段段甜蜜的真情永远珍藏作为“北大后勤人”的一员,基建工程部的高丹已经工作了整整十年。她动情地说:“第一次集体生日会让我们感受到后勤大家庭的温暖和力量,若干年后我们大概都会记得,与这个凛冽冬日夜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升腾在这间宴会厅里的热烈与欢快……”会议中心李洁茵的女儿李佳凝是个穿着粉红色裙子的小可爱,生日会上,她用清脆的童音为叔叔阿姨们演唱了一首《童年》。李洁茵说,之所以带女儿来,就是想让她“在童年就感受到北京大学的文化积淀和积极向上的氛围”。李洁茵还同时参与了生日会的视觉设计工作,用每个细节体现对“北大后勤人”满满的心意:主色调用红色为背景,借助生日蛋糕和烟花的元素增加氛围感,“小猪拿福字”的图案表达了学校对后勤员工生日以及新一年的祝福。此外,动力中心的魏星为了给大家演唱英文歌曲How do we find a way,事先每一个发音、用气、转音都多次练习,慢慢琢磨。会议中心的王峰第一次参加“北大后勤人”的活动,就被安排担任主持人,在一次次磨练中找到了快乐……在生日会这片欢乐的海洋中,每个人都采撷了一朵属于自己的浪花珍藏在心里,同时又不断回味着作为“北大后勤人”一员的归属感与幸福感。让“北大后勤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后勤员工给大家的印象,多是平时默默工作,有时会腼腆地笑一笑,但很少有机会和同学们沟通,更难得见到他们开怀大笑的样子。与园子里其他人丰富的业余生活比起来,他们的生活似乎显得有些单调。为了让“北大后勤人”也过上更美好的生活,除了像这次的集体生日会,后勤系统还有更多“妙招”:打羽毛球、线上卡拉OK大赛、彩妆与形象培训、烹饪烘焙课、知识竞赛、健走活动、游泳比赛、素质拓展、摄影比赛、趣味运动会、校园美食节、篮球友谊赛、迷你马拉松……一年到头活动不断。2018年的“一二·九”师生歌会上,由后勤系统职工和歌剧研究院师生代表组成的队伍精彩亮相,一首《为你而来》引来掌声如潮。参加演唱的160余名后勤员工里,有宿舍楼长、环卫工人、司机师傅、食堂大厨……歌唱让“北大后勤人”更快乐,正如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金曼所说:“通过歌唱除了可以释放感情之外,还可以改变情绪。改变了情绪,人快乐了,工作也快乐了。”曹志刚笑谈:“不参加一二•九,平常都不化妆,因为参加一二•九,每年都化妆一次。”会议中心的张亚平开心地说:“有了专业老师的指导,我能更好地了解唱歌,认识了好多朋友,感觉在校园的生活更丰富了,参加集体活动感觉很快乐,大家一起自拍特别放松。”“开心”“乐呵”是每个参加演唱的后勤员工最大的感受,“如果明年有机会,还要参加”则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房地产管理部的龚芸也参加了“一二•九”师生歌会,从排练到演出坚持了两个月。她深深体会到:“每一次排练都使我对‘北大后勤人’的身份有更深刻的诠释,同时对于北大也有更强烈的认同感。”马赛是个有着圆乎乎的身材,但动作超级灵活的小伙子,他在生日会上跳的机械舞《千年等一回》,让台下的人不禁齐声喊“帅”。台上潇洒过后,台下的他却激动得难以自抑,不断感谢每一位后勤职工:“是你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是你们的掌声、欢笑声渲染着我们欢快的情绪。”在平时,他也积极参加到北京大学平民学校的工作中,从学员到班主任,这里留下了他许多美好的青春记忆。总务部的马兆康参加了校工会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发起的“辉煌40”教职工健身跑活动,与大家共同努力,完成了40圈的长跑。活动结束后,他被团队成员们不言放弃、拼搏进取的精神深深地打动并鼓舞,希望能“以团结奋斗的精神和肆意挥洒的汗水向改革开放40年致敬”。基建工程部的陈泽栋和王延文在参加教职工健身跑时,被“大家伙儿都来当啦啦队加油”所鼓励,也被“单位贴心地给运动员准备了红牛和士力架”所感动,各自跑出了自己最好的成绩。会议中心讲堂管理部行政办公室的服务员蒋湘萍从小就对舞台充满无限憧憬与向往,来到北大的10年里,每年都参加会议中心迎国庆庆中秋联欢活动。唱歌、跳舞、主持、表演小品、魔术、双簧……太多的机会圆了她的舞台梦。餐饮中心的王艳丽在参观极客实验室时,深深感受到:“近距离接触新时代的学生更能体会到,他们是时代的先锋,作为餐饮服务人,我们深感自豪,也要努力提升自己。”张宏则在参与“餐饮人时尚换装秀”活动时发现了自己无限的潜力:“平时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都不化妆,参加换装秀的拍摄活动,发现照片里的自己像是换了一个样子,原来我也挺像明星的哈!”动力中心的马志永参加了工会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办的“亲近自然,健康大步走”活动。他亲身体会到“用双腿丈量风景,用内心感受绿色”,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尽情享受秋日的美好。公寓服务中心的许苗苗和同事们组队参加了平民学校趣味运动会。每个环节都能让他们全身心投入、配合默契,最后齐心协力获得总成绩第三名。校园服务中心的李楠在园林培训活动中,系统地了解了树木养护知识,提升了自身养护水平,为工作中确保校园植物安全越冬、来年养护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8年,200余场活动,超过10000人次参与。“北大后勤人”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越来越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也越来越为自己所处的群体而骄傲。正如王仰麟在集体生日会上所说“北大是所有人的北大,是为这个园子共同付出的人的北大”,北大后勤人也以北大为家,为北大添彩。延伸阅读: 【后勤故事】美食的诞生——妙绝一“食”学生厨艺大赛侧记【后勤故事】“校园环境与后勤报修平台”上线记编辑:白杨责编: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