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动态

中外文明交叉学科中心专家论证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9-03-09 供稿部门:南开大学 浏览量:

南开新闻网讯 近日,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校外专家论证会在历史学院举行,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徐湘林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张大庆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彭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所长汪朝光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朱汉国教授、清华大学科技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可金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梅雪芹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冯仕政教授等9位著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徐湘林教授任专家组组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负责人主持了此次论证会。南开大学设立交叉科学中心,旨在为适应文理融合急剧变革的新时代,打破分科治学体制,以前沿交叉为方法和导引,以多学科优势为基础,组建多学科综合的“特种部队”,形成文理交融的明确导向,构建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对话平台,建设独有信息共享平台,打造南开特色的标志性成果,寻找学术研究新增长点,培育具有综合知识、广大视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服务国家及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历史学科、联合文科、理工科多个学科设置的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就是10个交叉科学中心之一。历史学院院长江沛介绍了南开大学设立交叉科学中心的背景、定位,对于南开大学在新的百年中通过交叉科学中心的谋划与推动,凝练学科方向、培育新兴学科、推动文理融合,提升学科发展竞争力的思路进行了介绍,希望专家们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到会的校内外专家充分认可南开大学适应文理融合发展趋势的这一措施,称其符合新时代学科建设、科技创新要求的战略布局,有利于整合学术力量,开拓知识新领域和培育复合型人才。对将交叉中心下设6个研究群予以认可,认为这一设置既考虑到现在学术基础,努力打通科际界限,突出特色与优势,致力于协同发展,定位较为精确。专家们提出,未来交叉中心的任务不宜设立过多,要集中团队、合理设计,不求大而求精,突出成果的标志性和开拓性。专家们还建议,由于交叉科学中心涉及多个学科,应从评价体系上着手,以问题为导向,打破院系分治界限,也要突破南开自身界限,创造出新式科研管理体系来;可以协同全国相关学者,立足南开,面向世界,打造出具有南开特色、中国形态的学术精品。参加论证会的校内专家有历史学院的王先明教授、王利华教授、赵学功教授、刘岳兵教授、付成双教授,哲学院贾江鸿教授,政府管理学院的韩昭颖教授、赵万里教授,经济学院王玉茹教授、周云波教授和环境科学学院展思辉教授。他们也就交叉科学中心的管理体制、评价体系及成果界定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并与校外专家进行了交流。(历史学院供稿)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主页建议意见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