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中学生英才计划化学学科工作委员会来南京大学调研。中科院院士、英才计划化学学科工作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英才计划化学学科导师郭子建,英才计划化学学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金龙等学科专家,英才计划全国管理办公室、省级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南京大学副校长王志林、教务处负责人等,南京外国语学校、苏州中学、天一中学、金陵中学、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常州中学等6所学校的师生代表参加了调研会。会议由杨金龙主持。王志林代表学校对英才计划化学学科工作委员会、中科协、省科协、高中师生代表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南京大学依托长期积累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开展英才计划培养工作,探索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举措。希望能通过此次调研,在众多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进一步提升南大的英才计划培养质量。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龚一钦从组织管理工作、制定激励措施、推动中学参与、加强学生管理及跟踪等方面汇报了江苏省英才计划实施情况,并对中学生选拔标准、高中与大学知识体系衔接、中学生学习时间紧张难以兼顾英才计划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徐骏就南京大学英才计划培养工作的整体实施情况进行了简要汇报。他说,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研究兴趣的激发和学术志向的确立,重在激发学生自主性,南大通过打造优质导师团队、探索适合高中生的教学方式、开放教学资源及创新活动形式等举措与中学合力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今后,南大将继续探索建设教师动力机制,对接拔尖计划2.0,试点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拔尖预备生0年级计划”。郭子建院士汇报了培养目标和方案、培养进展、学生所选课题领域与导师团队,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化学学科导师董昊教授从培养理念、课题选择、培养方式、培养成效等方面总结了自己五年来的培养工作。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朱征,江苏省苏州中学副校长张惠钰,江苏省天一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许芹作为中学代表分别介绍了中学的参与情况,南京外国语学校王嘉月、金陵中学徐奕然、江苏省苏州中学陈锦华作为19年度化学学科学员代表分别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感悟。与会人员还就如何推进英才计划、进一步提升培养质量开展了深入交流。杨金龙在总结发言中对师生异地、导师团队建设、培养目标、中学生选拔等问题作了回应。他表示,英才计划管理办公室会进一步研究调研会上师生提出的问题,全力保障中学生英才培养,大幅度提升培养质量。据了解,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旨在精心选拔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等。南京大学作为首批试点高校,已累计选拔导师20人,培养中学生216人次。(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