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动态

南京大学举办第十九届“创新与育人”博士生导师交流会

发布时间:2019-04-16 供稿部门:南京大学 浏览量:

4月15日,南京大学第十九届“创新与育人”博士生导师交流会在仙林校区召开,就博士生导师如何做好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安全管理等话题进行研讨和交流。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王振林出席并讲话,部分资深博导和新上岗的博士生导师、各院系党委副书记和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副系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交流会。会议由研究生院副院长朱俊杰主持。交流会现场 (佘治骏 摄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研工部部长周济林作“防范风险 为国育人”的主题报告。报告简要介绍了研究生院2019年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目标,重点从思政工作、学位工作、培养工作、招生工作四个方面介绍了2019年研究生工作的总体情况、存在风险以及防范措施,并同时对教育部、南京大学出台的一系列相关制度文件进行了政策解读。他指出,风险防范是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是为国育人的重要保障。研究生教育要从招生、培养到学位出口提高质量,思政教育更要贯穿教育全过程。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焦瑞华就新时代下新型师生关系和研究生工作现状作了报告。她从工作实践总结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导师不仅要负责指导研究生的业务学习,也要关心研究生政治思想上的健康,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并通过现实案例分析从学术规范、心理健康、师生关系等方面向新博导们提出具体建议及应对措施。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李育佳作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报告。她从近年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及原因分析出发,介绍了ESH(环境、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出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发表高水平成果、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前提条件。生命科学学院田大成教授以“升华自我,与学生共创辉煌”为题,结合自身回国15年做研究生导师的经历,与在座的新博导们分享了如何做一流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田教授指出,导师在提高自我知识与素质的同时,要为学生创造高效和谐的研究环境,强化团队力量,开启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王振林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三位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所作的经验分享,进一步强调了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生招生、实验室安全管理等在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他指出,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南京大学研究生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党和国家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研究生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我们要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按照学校党委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暨新学期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明确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同时强化培养各环节质量控制,推进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和学位改革工作,奋力谱写研究生教育新篇章。最后,他要求各院系深化认识、统一思想,认真梳理研究生教育各环节中的风险点和难点、堵点,及时组织研究生导师集中学习、传达各项文件精神,确保校园安全,“以出神入化之功,收出类拔萃之效”。(新闻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主页建议意见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