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动态

同济大学服务新中国建设70年主题展揭幕

发布时间:2019-09-27 供稿部门: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教育 浏览量:

本网讯(记者 颜惠芳 通讯员 黄艾娇)9月26日,“‘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同济大学服务新中国建设70年主题展”揭幕。展览全面回顾、集中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同济大学服务祖国建设的重要代表性成果和突出贡献。在新中国建设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同济人始终坚守教育报国初心,济世情怀永续,谱写了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奋进的华彩篇章。主题展共有90余幅展板,展出了不同时期的照片350余幅,按时间段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由新中国成立为起点,以“响应号召 心系民生”为主题;第二部分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起点,以“改革开放 跨越发展”为主题;第三部分由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为起点,以“深化改革 追求卓越”为主题;第四部分由党的十八大开启新时代为起点,以“勇担使命 强国济梦”为主题。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校长陈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代表、同济大学李国强教授和孙立军教授等出席,共同为展览揭幕。方守恩表示,此次展览也是同济大学“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部分,希望每一位同济师生都能够从展览中深刻体会一代代同济人始终坚持“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的崇高精神和品格,谨记初心与使命,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砥砺奋进。【影像预告】再现同济大学抗战期间六次迁校艰苦办学历程上海纪实频道9月29日晚首播由同济大学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出品摄制的90分钟纪录电影——《山河行过——抗战中的同济大学》,将于9月29日晚8时在上海纪实频道首播。影片用影像生动再现了同济大学抗战时期六次迁校坚持办学、弦歌不辍的艰苦历程,以及以中国测绘事业奠基人夏坚白、中国桥梁界泰斗李国豪等为典型代表的同济大学教授与国家民族共命运、心怀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为祖国科教事业不懈奋斗的故事。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同济大学历经六次迁校,行程长达两万两千里,先后辗转迁徙到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广西贺县八步、云南昆明,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1946年回迁上海。同济大学是抗战期间搬迁次数最多、行程最远、过程最为曲折的大学之一,谱写了教育报国、文化抗战的壮丽史诗。该纪录电影严格依据史实摄制。据统计,同济大学1937年有1074名学生,1945年抗战结束时学生增至1995人,期间大学部毕业926人。在此期间的同济人中,有20人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主页建议意见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