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动态

复旦研究生支教团:把护卫国旗的使命与责任带到黄土地上

发布时间:2019-11-09 供稿部门: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教育 浏览量:

“正步——走——”2019年11月4日7点10分,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王民乡的王民中学迎来了每周一度的升旗仪式。这是王民中学国旗护卫队执行的第五次升旗任务。国歌响起,红旗飘扬,队员们整齐庄严地敬礼。这个温度只有1℃的清晨,对这支由乡村中学生组成的队伍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他们第一次独立执行出旗、升旗任务。“加入国旗护卫队对我而言是一份光荣和责任,也是一种鼓舞,激励我在学习生活中更加努力。”王民中学国旗护卫队队长王秀琦,也是八年级二班的班长,在谈及入选国旗护卫队的感受时,她的脸上露出了自豪和坚毅。“队员们真的很棒,我感到欣慰,也很自豪。”王民中学国旗护卫队指导老师薛鹭,复旦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在升旗仪式后难掩激动。这是薛鹭作为国旗护卫队队员的第二个年头,从升旗手到排头兵再到如今的教练员,他对于出旗、护旗、升旗的任务,始终保有高度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在王民中学组建一支国旗护卫队更像是一份传承和守望,希望能把复旦大学国旗护卫队的‘责任、荣誉’的精神在这里传承下去。”成立于1971年的王民中学是王民乡唯一一所初级中学。1999年,复旦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来到王民中学,扎根在这个山坳里,迄今已21年,从未间断。21年,复旦人见证着五星红旗一次次在王民中学上空飘扬。如今,复旦人把护卫国旗的使命与责任,带到黄土地上,更深埋到孩子们心里。薛鹭与同在王民中学支教的的张凇淳、杨宇禄八月末抵达学校后,随即与校长、学校老师进行交流沟通。这个主意和校方的想法一拍即合。抵达次日,箱子还没收拾妥当的三人,就开始筹备起国旗护卫队的工作。一周后,定制的臂章就运达了学校,12位七、八年级学生在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组成了王民中学第一批国旗护卫队。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学习时间不被占用,国旗护卫队的训练定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每天训练半小时,每周训练4次。从一开始最基础的军姿、队列动作到齐步走,再到正步走,队员们接受了近两个月的训练。这些小队员们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精益求精,还积极学习了国旗法,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这些都让薛鹭十分感动。“训练的过程就类似军训,有一次抬着腿站了十几分钟,有几个孩子直摇晃。我让他们坚持不住就休息,他们却从没出列过。”王民中学校长王永明非常支持国旗护卫队:“学校国旗护卫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由复旦支教队的老师经过严格的挑选和训练之后才产生的。能成为国旗护卫队的成员,他们每一个人都为此感到骄傲与自豪。同时,他们也深知,这既是一份荣耀,又是一份责任,所以每一个队员都能认真对待,纪律性强,动作规范整齐。”2019年9月30日,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王民中学组织升旗仪式,这也是新成立的王民中学国旗护卫队第一次执行任务。在同学们眼中,第一次正式露面的国旗护卫队是非常威严的存在,“像军人一样,一看到他们,我就很激动”。复旦大学团委副书记、支教团督导员甲干初认为,国护队的建立是一堂最活泼、最生动、最有教育意义的爱国课,“在一次次的训练中,同学们要牢固树立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报国奋斗情怀”。王民中学国旗护卫队以护卫国旗尊严为使命、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己任,力求展现学生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成立以来受学校师生一致好评,这份肯定也将促使他们继续用青春和热血,护卫五星红旗在这片黄土地上飘扬。记者 程媛媛 通讯员 张凇淳等【相关链接】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立于1998年。作为最早一批成立的研究生支教团,于1999年开始赴宁夏“西海固”地区开展支教,20多年来从未间断,迄今共派遣321人次、320位队员分赴宁夏、贵州、新疆、云南,扎根一线开展支教扶贫。20多年来,支教团培养出了支教地第一位复旦学子,形成了“西部学子游学活动”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募集社会各界资助800多万元,累计获得省市级以上表彰200余次。一批批复旦人前赴后继扎根西部,不忘初心、接力奋斗在扶贫一线,用青春和热血诠释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主页建议意见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