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教育、医疗、政务等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相关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不少企业也陷入了人才缺失的窘境。不仅技术开发层面的专业人才存在缺口,企业还亟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21日上午,腾讯、科大讯飞、华为多家科技公司齐聚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探讨人工智能应用等议题。同时,“城建-腾讯智慧职教协同创新中心”、“腾讯人工智能应用学院”揭牌,促进职业教育朝着现代化、智慧化方向创新发展。据悉,学校已经与腾讯联合设立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计划今年招生40人。今后该专业也将响应教育部高职扩招方案进行扩招。“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正在引领一场生活变革的盛宴。”来自科大讯飞、腾讯、华为的主讲嘉宾介绍了人工智能应用的方方面面,也让台下的学生看到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超市里的刷脸支付、手机导航中的智能合成语音、电视荧屏上的虚拟主播……这些目前听起来新奇的场景都将成为未来生活中的“日常”。不过,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相关产业人才却出现大量缺口。据人才市场数据显示,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现在很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缺的都是应用型人才。”腾讯云教育行业商务总经理罗盛对记者坦言。比如,目前酒店行业中用到的人脸识别技术,就是人工智能的体现。但是,酒店这些设施的搭建和运营还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在腾讯云,也有不少终端设施的部署和运营,仍需要应用型人才来完成。在罗盛看来,培养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和培养建模、开发底层算法的专家同样重要。在人工智能不断带来变革的时代,教育领域也在进行转型。在上海,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在内,各校都在增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相关本科专业。和这些学校相比,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将结合产业发展的需求,着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行错位发展。学校将会如何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记者了解到,学校将配套腾讯云实验室和实践平台,共同梳理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也会将面向工程师的培训内容转化成教材,让学生在实验实训平台进行小程序开发、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和运维、大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等,通过实训来学习和提高各项技能。此外,学院还将打造一批“双师型”师资队伍,选送专任教师到腾讯人工智能应用学院所服务的行业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一批来自腾讯、科大讯飞等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也将作为企业工程型教师,定期为学生授课。将来,相关人工智能课程资源也将辐射至全校。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褚敏告诉记者,学院将与企业共同开发通识课程,让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之外的学生也能进行人工智能“入门”。此外,学校还将开发“城市建设+人工智能”,将人工智能课程融入原有专业,结合未来智慧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的发展方向,培养城建复合型人才。人工智能入校园,还将给校园的教育模式带来变革。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院长叶银忠告诉记者,未来,教学不一定在课堂进行,教学资源将无处不在。在进行实训课程时,不用去工地现场,而是可以运用VR等技术手段将工地“搬”来课堂。此外,在课堂中引入人工智能系统,也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个性化教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将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将真正改变教学流程,重塑智慧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