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动态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发布

发布时间:2018-12-26 供稿部门:千人计划-新闻动态 浏览量:

12月25日,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联合编写的《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  《报告》显示,自1988年中关村高新区率先设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高新区数量已达156家(不含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2017年贡献了全国35%的研发投入,高新区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约占全国的2/3,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企业的近一半。  《报告》表明,30年高新区建设为国家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已经成为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力军和主阵地。创新产出效率远超全国,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和拥有数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倍以上。  《报告》指出,各省份国家高新区群体表现差异明显,呈现“东强西弱”的特点。其中,北京市的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水平最高,安徽国家高新区群体创新能力提升速度最快,后发地区的提升势头迅猛,表明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在加速改善。  《报告》提出,国家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应着眼于新技术经济的范式转变,在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背景的创新经济生态营造上加大建设力度,向“创新经济体”的发展目标努力。  据了解,《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是科技部、国家统计局2013年牵头建立的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每年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和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今年已是系列评价报告的第6期。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主页建议意见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