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金寒草)近年来,建在大学围墙里的博物馆不再“孤芳自赏”,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如何提升高校博物馆专业性和规范性成为话题。4月23日,2019高校博物馆国际培训班在钱学森图书馆正式开班,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25所国内外大学博物馆从业人员将在五天里开展深度对话,共同探讨大学博物馆的建设与运营。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蓝韶清在博物馆里浸淫多年,时常听到公众对博物馆行业有“顽固”“僵化”“老古董”等诸多误解。而在他眼中,博物馆反映最深厚文化的同时,也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做研究,用最炫酷的视听技术协助展览。蓝韶清表示:“作为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场所的大学博物馆的从业者,我们的工作平凡而伟大,专业学习也十分必要。”“大学博物馆植根于大学文化的沃土,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学深厚学术素养和文化积淀的优势,成为学校集科研、育人于一体的重要平台,成为全社会科学精神、文化共享、审美风尚的重要养成所,也成为其所在或所服务社区公众的文化空间。”这是国际博协副主席、中国博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是第二次出席高校博物馆培训班的开班仪式。他说,“在大学博物馆的专业化发展中,博物馆专业组织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博物馆学研究、建立行业标准、开展专业能力建设、拓展馆际合作交流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本次高校博物馆培训班以“大学内外:理解大学博物馆发展路线图(Inside and Outside the University: A Roadmap to Understanding the University Museums Today)”为主题,由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国际博协大学博物馆与藏品委员会、上海市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