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动态

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九届学术年会在中山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19-09-02 供稿部门:中山大学 浏览量:

稿件来源: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作者: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编辑:郑燕丽 | 发布日期:2019-09-02 | 阅读次数:8月20日至22日,由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主办、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第二十九届年会在珠海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陆建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和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理事长甘良才出席会议,电子信息领域著名专家、教授和教育工作者共220余人参加会议。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邓少芝主持开幕式。开幕式现场照20日上午,罗俊校长代表中山大学致辞,热烈欢迎与会专家及代表出席会议。罗俊校长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指出中山大学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新的改革发展思路,确立“跻身国内大学第一方阵”的发展目标。在谋篇布局上,学校提出“三校区五校园”的发展规划,大力加强广州校区建设、提升珠海校区办学水平、新建深圳校区。在办学思路上,学校提出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大力推进“三大”建设。在学科建设上,全力推进“入主流、立潮流、走出去”,强化文理基础、优化医科发展、补足工科短板。在人才培养上,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培养目标开展学生教育。目前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涵盖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等方向,该学科也是中山大学进入教育部“双一流”建设的学科之一。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理事长甘良才教授致开幕辞时强调,本次年会特邀到国内著名高等学府的院士、专家作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报告及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设计竞赛等专题报告。他希望,与会代表紧跟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前沿动态,结合所在学校实际情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推进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输送专业合格的高级人才。随后,陆建华院士,刘经南院士,蓝江桥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北京交通大学陈后金教授,国家教学名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陈健教授,教育部电子电气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微电子所所长王志功教授等14位专家作专题报告。会议期间,与会者参观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实验教学中心,多渠道、全方位交流电子信息类学科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心得。参观珠海校区实验教学中心现场照据悉,本次会议汇集全国电子信息类教育专家,是中南地区电子信息类专业影响最广、规模最大的教学与人才培养盛会,为高校电子信息类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取经交流、加快推动电子信息类学科建设步伐提供广阔的平台,同时也对中山大学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加快推进电子科学与技术“双一流”建设步伐起到重要作用。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主页建议意见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