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动态

华东理工大学开学典礼上演“国旗接力”用爱国绘青春底色

发布时间:2019-09-19 供稿部门: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教育 浏览量:

“理想指引人生奋斗目标,提供人生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9月18日,以“这‘理’出发,为国成才”为主题的华东理工大学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5级博士生、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张琦的一番话中拉开序幕。伴随着慷慨激昂的《歌唱祖国》,一面巨幅五星红旗在2019级新生们手中接力传递,传递着对祖国的深情,也传递着爱国奋斗、报效祖国的澎湃激情。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作为“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华东理工大学“青春告白祖国”首场宣讲的主讲人之一,张琦在实验室里成功合成人造分子肌肉,实现国内分子机器领域零的突破,是第一个以学生身份入选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的大学生。几年前,我国在分子机器领域还缺乏话语权,刚开始读博的张琦曾面临抉择。“我可以选择一些风险性比较小的课题,发表几篇水平还不错的文章,然后顺利毕业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但是,每每看到我们辛辛苦苦投出去的文章被审稿人无情批判的时候,我感到不公和无奈。”张琦在心中种下理想——要做出让同行认可的成果,要实现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弯道超车。“我共花费了30个月的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终于成功开发了一种分子机器,让全世界的同行们因为这篇论文认识并记住了华东理工大学。”宣讲会上,张琦同另外两位主讲人——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研究生、中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女子甲组其他拳术第一名邱竞阅,以及商学院2016级本科生、2018年度“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左子麒,向近八千名2019级新生分享了自己树立远大理想、勇于砥砺奋斗的青春故事。记者了解到,华东理工大学“青年学生讲师团”正式实施,三人均为讲师团成员。在祖国大地上书写青春与奋斗2019级新生代表郭瑞阳分享了一个老一辈的“青春故事”。20世纪60年代,郭瑞阳的爷爷从扬州苏北农学院毕业后,怀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的理想到新疆从事科研工作,做学问、访农村,系民生、入基层,在有限的条件下,积极创新、潜心钻研动物疾病防治,为科技助农付出了心血和汗水。郭瑞阳的家乡新疆哈密,从曾经苍茫的戈壁沙漠、毫无生机的盐碱滩变成现在一望无际的绿洲和万亩良田。“爷爷曾告诉我,投身到祖国伟大事业中去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的事,更是需要身体力行的事。”郭瑞阳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志存高远,努力学习,科技报国。”研究生新生代表崔然则从一年的支教经历中去体悟和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他发起的“醒狮行动”青少年启志增能公益创业项目通过共同参与、创作主题课程和文化作品等方法,结合常态化互动结对,引导孩子们观世界、爱家乡,激发他们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自我认同、集体认同和乡土认同。这一年的支教生涯,使崔然更加坚定:“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社会共前进,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校长寄语】砥砺奋斗 成才报国从以张江树为代表的学校创始人、原名誉校长成思危先生、著名煤化工专家于遵宏先生、中石化原总裁王基铭院士,到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张琦、化工学院2019届优秀硕士毕业生杨越等,华东理工大学校长曲景平一一列举代代华理人砥砺前行、艰苦创业的事迹,激励同学们承前启后、为国成才,做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的华理人。曲校长还向新生们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树立成才报国的远大志向,传承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以老一辈华理人为楷模,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二是勇担实干兴邦的时代使命,践行知行合一的不懈追求。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还要知行合一、勤于实践,做到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要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理论知识用到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三是练就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擦亮勤奋求实的鲜明底色。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还要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要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旺盛的学习兴趣,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四是激扬阳光向上的青春力量,铸就励志明德的精神品格。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同学们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保持阳光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始终以乐观向上的心态迎接挑战。曲景平指出,当下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年代,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的重要历史机遇期。他希望同学们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实现梦想的征程中披荆斩棘,在华理这片沃土上“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记者 金寒草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主页建议意见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